Follow島人粉絲專頁→
Islander Divers
  • 首頁
  • 關於島人
    • 最新消息
    • 島人故事/團隊
    • 公開活動/演講/攝影展
    • 媒體露出/獲獎紀錄
    • 各類合作成果
    • 島人FB粉絲專頁
    • 島人instagram
    • 島人Youtube頻道
  • 潛水活動/考照
    • 體驗潛水
    • 海龜生態體驗潛水
    • 休閒潛水(Fun Diving)
    • PADI 初級潛水員課程
    • PADI 進階潛水員課程
    • PADI 海龜生態潛水課程
    • PADI 高氧潛水員課程
  • 大海的故事
    • 台灣海洋故事
    • 台灣以外的海洋故事
    • 碎碎念潛水
    • 水下攝影作品集 >
      • 珊瑚花園
      • 海龜機場
      • 大物墳場
      • 海廢之舞
  • 買。BUY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Q & A
  • English

【水下。島上】鰻魚?鯰魚?傻傻分不清楚?

7/12/2015

0 Comments

 
Picture
「一魟,二虎,三沙毛,四枋午,羊尾仔無名,鑿著哭俺娘。」這句在澎湖當地流傳的有趣諺語,提醒著大家千萬別亂碰海洋生物,尤其是這幾種有毒的魚類。
最毒的是魟魚,其次是鮋科的獅子魚或石狗公,接著是鰻鯰,然後是花身雞魚,羊尾仔(臭肚魚)雖然榜上無名,但被刺到也要哭著叫媽媽。

這篇和大家分享排行第三毒的沙毛,也就是鰻鯰。鰻鯰在台灣各地的海域比較常見到的線紋鰻鯰(Plotosus lineatus),釣魚人有時也會釣到。他們小時候為了尋求保護而聚集在一起,有人稱「鯰球」,或者把他稱「鰻鯰風暴」,有些成魚則會單獨行動變成獨行俠。

夜行性的鰻鯰其實是鯰形目的鯰魚,最危險的地方就在背鰭和胸鰭的第一根硬棘,毒液就藏在這裡。如果連被榜上無名的臭肚刺到都要叫媽媽了,那被排名第三的鰻鯰刺到我看連媽媽都叫不出來吧。

總之,如果遇到了不認識的海洋生物,最好就別亂碰了。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文章列表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June 2014

    文章分類

    All
    台東
    大海無國界
    大海的憂鬱
    小琉球
    海洋生物
    減塑生活
    澎湖
    綠島
    花蓮
    蘭嶼
    龜龜好朋友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