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島人粉絲專頁→
Islander Divers
  • 首頁
  • 關於島人
    • 最新消息
    • 島人故事/團隊
    • 公開活動/演講/攝影展
    • 媒體露出/獲獎紀錄
    • 各類合作成果
    • 島人FB粉絲專頁
    • 島人instagram
    • 島人Youtube頻道
  • 潛水活動/考照
    • 體驗潛水
    • 海龜生態體驗潛水
    • 休閒潛水(Fun Diving)
    • PADI 初級潛水員課程
    • PADI 進階潛水員課程
    • PADI 海龜生態潛水課程
    • PADI 高氧潛水員課程
  • 大海的故事
    • 台灣海洋故事
    • 台灣以外的海洋故事
    • 碎碎念潛水
    • 水下攝影作品集 >
      • 珊瑚花園
      • 海龜機場
      • 大物墳場
      • 海廢之舞
  • 買。BUY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Q & A
  • English

【水下。島上】大物墳場–用生命換來的生命

9/30/2015

0 Comments

 
Picture
蝠魟、鎚頭鯊、大青鯊、長尾鯊、翻車魚、旗魚....這些在休閒潛水員口中的所謂的「大物」,沒有人不期待在水底下與他們相遇,甚至不計花費、不辭辛勞、千里迢迢跑到世界上的各個角落,就只是為了看他們一眼,儘管只是短短的一秒鐘,上岸之後,這一秒鐘的回憶就足以成了和朋友分享一輩子的故事。

其實,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大物」們,離我們並不遙遠,他們就在我們生長的這座島嶼周圍的海域生活著。

每一天下午,台東成功漁港的漁民們會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這一切。


如果,你是一位休閒潛水員,或者是提倡保育的相關人士,走進成功漁港,心裡頭應該會相當糾結、痛心。因為躺在地上許多冷冰冰的屍體和血水當中,除了各式各樣的魚類之外,要見到「大物」並不困難。你會發現,原來不用特地飛到泰國看蝠魟,也不必跑到菲律賓看長尾鯊,更不需要去峇里島看翻車魚,在這裡,這些許多人心裡面的夢幻生物都血淋淋地躺在你眼前,從船艙內被抬上體重計稱斤論兩,喊完價之後,屠宰手鐮刀一揮,勾著大魚直接拖到後面去大卸八塊,刀法之俐落,完全不拖泥帶水。

看見這些殘忍的畫面,或許有人難過、有人心痛、有人傷心、有人流淚,或者也有許多人直接指責、破口大罵。「難道不知道這些是保育類或數量稀少的動物嗎?」「魚就是被你們都捕光了!」「無知的漁民!」「人家國外一船一船載觀光客去看,我們台灣一隻一隻抓上來吃下肚!」

如今面臨漁業資源枯竭的現代,生活在台灣的越來越多人對於「海鮮」這件事情,漸漸轉變為從「保育」和「觀光」的角度去看待。保育人士打著「瀕臨絕種」的口號要更多人一起當個正義使者,觀光業者盤算著發展觀光會為當地帶來多少的財富,卻很少人親身去了解,這些漁民的日常生活,也很少人會真正去聽見,這些漁民的人生故事。

這一天下午的成功漁港,一隻將近兩米的翻車魚,靜靜地躺在地板上。翻車魚的旁邊,站著一位頭髮發白的老伯,他熱情地與我們聊天,說這是他鏢上來的大魚,今仔日尚大尾的曼波。後來,魚販們隨著喊價的大哥圍過來喊價,這一尾翻車魚賣了兩萬零四百塊,阿伯開心地笑著說:「這樣還不錯。」

離開漁港之前,我們看見阿伯坐在路邊的剉冰攤吃冰,和朋友有說有笑,也一樣熱情地招手要我們一起坐下來吃冰。那時候我才明白,原來討海人要的其實很簡單,和大海搏鬥了一整天之後,回到陸地上坐下來吃一碗冰,這就是討海人的幸福。

當我們看著這些「大物」的屍體,指著漁民破口大罵的同時,或許可以站在討海人的角度去想想:如果,今天出海一趟沒捕到魚,不僅自己要餓肚子,船上的船員吃什麼?漁船的油錢要找誰付?家裡的老婆小孩該怎麼辦?

或許我們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並不是所有的漁民都一網打盡,使用極度傷害海洋生態的漁法捕魚。就像這位年過半百的阿伯,他用自己的雙手拿著幾十公斤重的魚鏢,站在船頭的鏢檯上,從清晨到午後,用過人的眼力搜尋海平面,超人的技術鏢上這尾翻車魚,驚人的毅力與他搏鬥之後捕上船,這是用生命換來的生命,一對一的決鬥,很公平。

像阿伯這樣子的討海人,在成功漁港專門鏢旗魚的漁船還有三十多艘,他們當然知道放流刺網可以捕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但他們仍然堅持這項傳統,堅守著當地專屬的鏢旗魚文化。

如果,我們都希望這些需要受到保育的生物永續的存在而不再繼續受到傷害,那麼我們是不是也不應該在還沒搞清楚狀況、深入了解之前,就用謾罵、指責等極端的手段去傷害過著和自己不同生活的人?舉個例子,農民也有很多種,有用天然農法耕種的、有機農法的,當然也有灑一堆農藥的,如果我們今天吃到灑滿農藥的作物,就劈頭指著所有農民大罵,這樣子的批判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只會造成更多的對立,也無法解決問題。

我們都是同樣生活在這座島嶼、這片大海上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歷程、生命經驗,這些海洋當中的生命同樣也是。

我們都需要多一點的相互尊重,尊重這塊土地,尊重這片大海,尊重所有的海洋生命,同時也尊重和我們過著不同生活、有著不同立場的人。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文章列表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June 2014

    文章分類

    All
    台東
    大海無國界
    大海的憂鬱
    小琉球
    海洋生物
    減塑生活
    澎湖
    綠島
    花蓮
    蘭嶼
    龜龜好朋友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