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島人粉絲專頁→
Islander Divers
  • 首頁
  • 關於島人
    • 最新消息
    • 島人故事/團隊
    • 公開活動/演講/攝影展
    • 媒體露出/獲獎紀錄
    • 各類合作成果
    • 島人FB粉絲專頁
    • 島人instagram
    • 島人Youtube頻道
  • 潛水活動/考照
    • 體驗潛水
    • 海龜生態體驗潛水
    • 休閒潛水(Fun Diving)
    • PADI 初級潛水員課程
    • PADI 進階潛水員課程
    • PADI 海龜生態潛水課程
    • PADI 高氧潛水員課程
  • 大海的故事
    • 台灣海洋故事
    • 台灣以外的海洋故事
    • 碎碎念潛水
    • 水下攝影作品集 >
      • 珊瑚花園
      • 海龜機場
      • 大物墳場
      • 海廢之舞
  • 買。BUY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Q & A
  • English

【水下。島上】繁榮過後的水下和島上–東吉島嶼故事

6/27/2015

0 Comments

 
图片
「以前從海平面往水底下望滿滿都是魚,漁網撈上來連根筷子都插不進去。」

我坐在港邊,從阿伯的口中開始拼湊著古早東吉的樣貌。
時空回到了三百年前的明朝,那時候已經有人居住在東吉,其中最大戶林家的祖先,從中國遷移到金門,再從金門到望安,在望安居住了四代之後,接著從望安移居東吉,佔了當時東吉人口的三分之一。

先人們來到東吉主要是為了這裡豐富的漁獲,捕了魚之後就近運往台南去賣,再從台南補給用品回東吉。早期的漁網用染紅的棉線織成,漁網下到海裡,紅光被吸收,漁網就隱形了,主要以兩艘漁船拉著一張網具,「牽罟」式的圍網捕魚方式。如今已經在台灣幾乎滅絕,許多人大喊著要保護的隆頭鸚哥和龍王鯛(蘇眉魚),在東吉都還算常見(當時東吉人稱隆頭鸚哥為「佬頭鸚哥」,龍王雕稱「佬」)。魚頭是當時東吉人的最愛,因為隆起的前額裡面富膠質,魚鼻和魚嘴都很好吃,所以當時東吉人稱:「佬頭鸚哥鼻」,表示著好吃的魚頭。

東吉港建成之前,港區只是個有著一道半月形沙灘的小海灣,南面有虎頭山,北面則有八卦山,或者,阿伯更覺得是八卦山是龍頭山,從西邊海上望向地勢東高西低「畚箕形」的東吉嶼,再搭配上「左青龍、右白虎」的小海灣,這裡便成了風水寶地。

小海灣外的水面上有許多浮筒,浮筒連接繩子綁在沈在水底下的大石塊上,將大艘的漁船固定在這些「停泊處」後,人們再划著小船,或是游泳上岸。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達,原本靠風力的帆船變成了用引擎推動的動力船,棉線織成的網具變成透明、堅固耐用的尼龍線,製冰技術甚至凍箱出現了,漁獲可以保存更久了,小海灣也用玄武岩堆起堤防讓船隻有了避風港,最後建成了港口。人口越來越多,食物、金錢來源需求就更大,人們想過更好的生活,於是,東吉漸漸成了一座繁華的島嶼。

東吉嶼最繁華的時期大概在七、八十年前的日據時代到五、六十年前,許多表示財富象徵的歐式洋樓都在那時候建成,島上住了將近三千人、一百四十七戶,其中五戶是公家機關,有醫院、小學校、雜貨店、布料行、賣魚貨的、做木工的、蓋房子的、撞球間....等。晚上的港口邊,人群圍繞著正在講古的和拉北管南管的表演藝術者,聽得入醉。

因此,出現了「金東吉,銀八罩」這句諺語,表示繁榮的東吉嶼,勝過了其他澎湖南方的七個島嶼(八罩:望安、將軍澳、花嶼、貓嶼、東嶼坪、西嶼坪、東吉、西吉)。或者也有另一句有趣的諺語:「東吉查某,西吉菜埔」,代表當時的東吉女孩有閒有錢梳妝打扮、裝得妖嬌美麗穿水水,對岸的西吉就只有好吃的菜埔。我想,就像現在的台北東區和屏東鄉下般的對比吧。

繁榮過後,東吉周圍海域漁業資源枯竭,魚開始越捕越少、越捉越小,人口開始慢慢外移,島嶼開始漸漸沒落。「人若巧,魚就了」,當地人用這句強而有力的六字諍言,為自己的島嶼下了這個註解,而這句話,也道盡了東吉從古至今、從無到有、由盛至衰的島嶼故事。

我漂在港口堤防外的海面上,看著依然繽紛美麗、覆蓋率超高的七彩珊瑚礁,穿梭在珊瑚礁悠遊的魚群數量比起台灣許多地方雖然算多了,但依舊有些冷清,原來東吉水面下和島嶼上的感覺很像。島嶼上有著崩解毀壞的美麗老建築、水底下有著壯麗的珊瑚礁,不過都已經人去樓空、魚去海空,冷清中帶點淡淡的憂愁。原來,要有繁榮的水下才有機會有繁榮的島上,水下世界冷清了,島上自然落寞。

如今,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成立了,藍洞也瞬間爆紅,載著滿滿觀光客的船隻一艘艘開進東吉,島嶼上的許多人盼望著觀光能帶來下一次的繁榮,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水底下的資源不豐盛、不繁榮,魚群、生物和珊瑚礁沒有生生不息的永續循環,那麼,再多的觀光客、再多的資金、再多的人進來,到最後,只會將這座美麗的小島和大海消磨殆盡,然後,這一切的枯竭落寞又將回到我們自己、我們的後代子孫。

如果下一次,你能有機會踏上這座小島,你是否能夠一起望著海面、甚至泡進海裡,看著水下每一次都讓人震撼的珊瑚礁大地,想像一下過去有著隆頭鸚哥和滿滿魚群的熱鬧海底,是一幅什麼樣子的畫面?是不是,可以一起想一些方法、做一些行動,讓台灣這幾乎是最後的水下仙境再一次地回到她原本應該有的樣貌?

如果東吉能有機會再一次繁榮,就讓她從水下的世界開始吧。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文章列表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June 2014

    文章分類

    All
    台東
    大海無國界
    大海的憂鬱
    小琉球
    海洋生物
    減塑生活
    澎湖
    綠島
    花蓮
    蘭嶼
    龜龜好朋友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