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島人粉絲專頁→
Islander Divers
  • 首頁
  • 關於島人
    • 最新消息
    • 島人故事/團隊
    • 公開活動/演講/攝影展
    • 媒體露出/獲獎紀錄
    • 各類合作成果
    • 島人FB粉絲專頁
    • 島人instagram
    • 島人Youtube頻道
  • 潛水活動/考照
    • 體驗潛水
    • 海龜生態體驗潛水
    • 休閒潛水(Fun Diving)
    • PADI 初級潛水員課程
    • PADI 進階潛水員課程
    • PADI 海龜生態潛水課程
    • PADI 高氧潛水員課程
  • 大海的故事
    • 台灣海洋故事
    • 台灣以外的海洋故事
    • 碎碎念潛水
    • 水下攝影作品集 >
      • 珊瑚花園
      • 海龜機場
      • 大物墳場
      • 海廢之舞
  • 買。BUY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Q & A
  • English

【攝影作品記錄的不只是一瞬間,而是累積了無數年-談談如何拍攝海龜交配畫面】

8/8/2017

0 Comments

 
Picture
​
  有人問:「你是怎麼拍到海龜交配的?」

  
當然,運氣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有很多時候,幸運是綜合了許多事情才會讓它更有機會發生。

  以這次在小琉球拍攝到清楚的海龜交配影像來說,我自己認為累積了七年才能拍到。從我第一次接觸潛水,開始認識海洋,買了第一台水下相機Canon S90,這台相機陪了我在澎湖四個夏天,陪我走過東南亞、澳洲許多的潛點。這期間潛水是我主要的工作,海洋生物和水下攝影是我熱愛的事情,我也拿過魚槍打魚,這讓我更能夠親身理解討海人用生命換取生命,隨著海浪與潮汐變化的生活。

  也因為將絕大多數的時間、精力和生活投入在海洋,一點一滴累積了對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的敏感度,我永遠都不敢說自己有多了解海洋,但我試著從潮汐、從海流、從浪湧、從海風、從海龜的角度和立場去摸索及理解一些事情。而這些關於海洋、環境和生命的事情,往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體力才會有一些些機會離他們更近一些。

  自從在小琉球待了下來,將時間投入在與海龜相處上,會發現要在小琉球拍海龜其實並不難,只要給你一台水下相機,人人都可以拍,因為這裡的海龜密度之高,許多海龜也親人不怕人。

  所以很多海龜影像老早就一堆人在拍了,而且還拍得比我更多、比我更久。比如說這次珍貴的海龜交配影像,也是先有當地潛水教練拍到,而且還陸續分別由不同教練在不同地點記錄到,當時我當然既興奮又羨慕,好想要親眼見到,親身經歷到,親手記錄到這一刻。

  於是我開始去思考:「有沒有機會讓自己也拍攝到海龜交配的影像?」

1. 時間
  當時我正在幫學生上初階潛水課程,所以可以用的時間並不多,只能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下水去嘗試。一天大概只有下午四、五點到天黑前。

2. 地點
  地點選在被目擊到並拍攝到比較多次交配的花瓶岩。因為正逢暑假旺季,所以花瓶岩會有許多遊客和潛客在那邊玩水、浮潛和深潛,剛好那幾天下水時岸邊或水淺處能見度都比較不好,當下便心想在人多而且水濁的地方遇見海龜交配的機會一定比較小,所以決定逆著水流游過北邊轉角,依經驗來說轉角過去常態都有乾淨清澈的水流流進來,能見度會比較好而且幾乎不會有遊客或潛客過去。

3. 潛水方式
  選擇的方式是浮潛和自由潛水不揹水肺裝備,因為輕裝在水面上頂流會比較簡單,移動範圍可以更廣,而且當時繞過轉角水下的能見度有三十米,從水面上可以直接清楚看到海底。另外,海龜交配時通常會需要回到水面上換氣,不太有必要揹水肺潛入海中,那邊海龜經常出沒的幾座龜島深度約在十米內,如果需要下潛,以自由潛水的方式已經足夠。

4. 器材
  除了浮潛三寶之外,攝影器材方面一樣以輕便為主,GoPro用來錄影,TG4用來拍照。

5. 目標物
  目標鎖定在有著長尾巴的成熟公龜,因為比較明顯,而且在幾天前來這邊潛水時就有記錄過幾隻比較常看到的,推測他們是進來交配或準備要交配的。

6. 行動
  前前後後總共下水五天,很幸運地,在執行第二天就遇到了海龜交配而且近距離記錄到影像,也是五天來唯一一次遇到交配的海龜。前三天因為課程的關係,所以大概都只下水兩個小時找龜,第四天上完課下午下水約半天,第五天則是趁著颱風來臨,風浪變大之前下水,泡在海裡大概也都將近五個鐘頭。
每一次下水,都跟蹤了好幾隻公龜,大多數都沒辦法跟太久便往外海或更深的地方游走,少數休息中或不排斥人跟蹤的可以跟上幾十分鐘甚至幾個鐘頭。

  以拍攝到交配的那隻公龜來說,他也是我當天跟蹤了好幾隻之後的其中一隻,前幾隻感覺都不太想理我,所以我也不斷尋找新目標,後來遇上了這隻公龜,原先他正在休息,等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游上來換氣,接著他開始不斷地繞圈圈,邊繞也一邊打量正跟著他繞的我,從他的眼神和行為可以感覺到他跟之前跟蹤過的公龜都不太一樣,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在跟他眼神交會的當下心裡面就是覺得他的氛圍不太一樣。說起來很玄也很難用言語去描述,當海龜有不同的行為或想法準備要發生的時候,散發出來的氣息和眼神會和平常有點不同。

  和海龜相處久了之後,不知不覺培養出的這一種敏感度,或許就是「第六感」吧?

7. 總結
  拍攝之前我認為能記錄到台灣海龜交配的水下影像是相當珍貴的,很有可能是台灣第一個或少數清楚記錄到的畫面,所以開始認真去思考和計劃如何讓心目中的想法更有機會實現。執行的過程則會全心投入在當下,用身體和感官去和海龜交流。拍攝之後,再一次去重新思考和整理整個過程和記錄,就像整理出這篇文章一樣。

  就如同上面談到的六點,除了運氣好之外,我認為空等好運降臨倒不如多做一些什麼讓期待的事情更有機會發生。「一分天分,兩分運氣,七分努力」。尤其是水下生態攝影,需要考量到的因素和具備的能力又比陸地上攝影多了更多,所以一幅珍貴呈現在眾人面前的影像都不只是一個瞬間,而是數十年和無數心力的累積。

  這是我自己個人拍攝野生海龜以及和海龜相處的方式,一直也還在嘗試和摸索當中,每一次都是從經驗、錯誤和失敗中學習。或許方法並不適合每一個人,也或許某些方法派得上用場,分享給有興趣的大家,隨時歡迎任何的批評指教!打完收工~


—————--

海龜交配影片: goo.gl/A25jjC
蘋果日報報導: goo.gl/gBwLMB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文章列表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June 2014

    文章分類

    All
    台東
    大海無國界
    大海的憂鬱
    小琉球
    海洋生物
    減塑生活
    澎湖
    綠島
    花蓮
    蘭嶼
    龜龜好朋友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