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島人粉絲專頁→
Islander Divers
  • 首頁
  • 關於島人
    • 最新消息
    • 島人故事/團隊
    • 公開活動/演講/攝影展
    • 媒體露出/獲獎紀錄
    • 各類合作成果
    • 島人FB粉絲專頁
    • 島人instagram
    • 島人Youtube頻道
  • 潛水活動/考照
    • 體驗潛水
    • 海龜生態體驗潛水
    • 休閒潛水(Fun Diving)
    • PADI 初級潛水員課程
    • PADI 進階潛水員課程
    • PADI 海龜生態潛水課程
    • PADI 高氧潛水員課程
  • 大海的故事
    • 台灣海洋故事
    • 台灣以外的海洋故事
    • 碎碎念潛水
    • 水下攝影作品集 >
      • 珊瑚花園
      • 海龜機場
      • 大物墳場
      • 海廢之舞
  • 買。BUY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Q & A
  • English

【水下。島上】望安-當人類遇到老古厝和小海龜之後

7/6/2015

0 Comments

 
图片
一車又一車的遊覽車將遊客載過來花宅聚落,有些車子,感覺甚至比用咾咕石堆起的古厝還要更高。臉上掛著小麥克風的導遊帶著遊客們逛起了「花宅大街」,早已經成了望安地標的曾家古厝是必拍景點,每一位導遊都有屬於自己對於花宅的專屬故事,這些故事是不是事實、有沒有經過查證或會不會對於居民造成困擾,好像都不那麼重要,因為天氣那麼熱,口沫橫飛的導遊講完、大家拍完照之後,趕緊去跟阿婆買仙人掌汁和風茹草茶、上車吹冷氣消消暑比較實在,而且,不加快一點腳步,等等要趕不上下去七美的船了。
坐在本來要被鏟成平地、好不容易被保留下來而且整理好的花宅古厝裡,路過的人們探頭探腦、七嘴八舌地觀望著,然後,自然而然地拿起相機拍照,似乎是第一次看過長得這麼黑的奇怪生物一樣。原來,住在花宅老聚落裡不像想像中那麼浪漫,反而比較像供路人和遊客參觀的動物園裡的奇珍異獸或櫥窗內的檳榔西施一樣。

相較於夏天尖峰時段滿滿都是騎著機車和搭乘遊覽車遊客的島上,望安水底下顯得特別寧靜。因為,除了當地人之外,鮮少人會有足夠的時間去泡一泡海水。望安的沙灘很長、很美,幾乎有一大半的海岸線都是綿綿的沙灘,除了綠蠵龜會上岸的保護區之外,島上大大小小的沙灘都值得赤腳去走一走、曬一曬太陽,甚至下水去游個泳。

難怪,綠蠵龜會選擇這片沙灘上岸產卵,也還好,望安島上有一間海龜館、有一群人願意和這些從不曉得多久以前就來到島上的朋友們打交道。雖然每年會回到望安沙灘產卵的母龜數量並不多,從2-20隻都有,而剛出生的小海龜們被大自然淘汰、活到一歲的機率只有千分之一,但至少,每一窩乒乓球大小的蛋、每孵化一隻小海龜都是一個新生命和新希望,讓這片大海能夠不斷地充滿能量。

下潛到散崎海灣,水底下的珊瑚礁又讓人再一次大開眼界,成群的萼柱珊瑚、鹿角珊瑚和巨大的微孔珊瑚、腦紋珊瑚....就連澳洲大堡礁的珊瑚礁,幾乎比不上澎湖的珊瑚礁大地的壯觀和美麗。原來望安水底下的小丑魚族群很壯大,有著整顆長得滿滿的奶嘴海葵和住著滿滿小丑魚的大礁岩,雖然他們有些害羞,看見我這長得奇怪的大生物就逃得遠遠的或往海葵裡頭鑽,但光在這裡,就已經可以和他們玩捉迷藏玩得忘我。

退潮後的鯉魚山下,戴著斗笠蒙起臉龐的阿婆們正在撿螺或是敲石蚵,另外一頭的泥灘上也不落人後,角眼沙蟹正在瘋狂奔跑,萬歲大眼蟹也為了爭寵正在互相幹架。然後,繁忙的望安碼頭又開始忙碌起來了,載著一船船剛從便利商店吹完冷氣遊客的遊艇,離岸往下一個島去跑行程。

在一切的喧鬧過後,我回到了花宅古厝裡,坐在漂流木的椅子上聞著海水的味道,整個空間似乎完全變了一個樣,寧靜到連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聲都可以聽得見,這種感覺就和潛入海平面底下時很像。

生活在台灣小島上大部分的人們對於望安這座小小島的印象都是模糊的,就算曾經到此一遊過也一樣,通常只會記得太陽好大、曬得好熱,其餘的,關於花宅古厝的島嶼故事、綠蠵龜產卵的生命歷程、水下珊瑚礁的繽紛世界、鯉魚山埋著幾千年前的文化遺址、水垵聚落討海、耕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有些正在慢慢轉變、更多東西正在漸漸消失,而望安在我們的腦海中僅存的畫面,也緩緩淡出。

其實,澎湖或台灣許多地方都有世界級的自然生態、珍貴的文化資產、特殊的生活樣貌、獨一無二的在地風味,只是大多數生活在島嶼上的人們不太在意,也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和文化資產不大有信心。總是想把這些地方打造成和國外某某度假勝地一樣,或者,砸大錢拼建設、攬陸客拼經濟,認為做觀光應該把「人潮就是錢潮」擺第一,「建設就是幫助當地」成口號。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時間會證明一切,望安花宅聚落崩毀的古厝和所剩無幾的綠蠵龜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們在經營觀光或成就一些事情,從來都不把「保留」和「保育」放在心裡。無止盡的促進「消費」,消費到最後會連自己的土地和大海一併都消耗完畢。

澎湖已經連續好幾個世代都這麼做了,如今輪到我們手上了,真的還要這樣子繼續下去?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文章列表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June 2014

    文章分類

    All
    台東
    大海無國界
    大海的憂鬱
    小琉球
    海洋生物
    減塑生活
    澎湖
    綠島
    花蓮
    蘭嶼
    龜龜好朋友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